政法
法理润初心,书香伴成长——这场读书会让青春与法治撞出火花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检书途同行会”拉开帷幕。来自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的青年干警与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实习生们围坐一堂,以书为桥,分享读书心得,碰撞思想火花,让法治的种子在交流中生根,让初心的温度在对话中传递。
以书为镜,照见法治的多面模样
实习生们率先登场,带着近期的读书感悟,开启了一场跨越书页的法治分享。从所学法理到热点案例,从专业著作到人文思考,每本好书都像一扇窗,让大家窥见法治世界的丰富维度。
《法治的细节》从辛普森案、电车难题到张玉环案等,用热点案件解读法律常识,让“法治之光”照进日常;《刑法学讲义》中虚构人物“张三”的故事成了最好的“教具”,正当防卫的界限、因果关系的认定等抽象法理,在案例中变得清晰可触;《西窗法雨》以故事为引,提醒大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法治的核心永远是公平与秩序”;《法律、立法与自由》强调法律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在社会自发演化中“被发现”的规则体系,这让大家对法律的生命力有了新的理解;《刑法的私塾》中有关“偷换二维码案”的讨论,学会“跳出固有思维,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刑法格言的展开》解读“不知法律不免责”原则,从公共利益维护、裁判实践到伦理基础,层层剖析刑法原则的背后逻辑……
分享中,青年干警也结合办案经历“加餐”:从具体案件中程序正义的实践,到法律条文背后的人文关怀,用真实故事回应书本理论,让“纸上法理”真正落地。
一问一答,让思想在碰撞中生长
如果说读书分享是“输入”,那么“一问一答”环节则是思维的“输出与碰撞”。实习生们带着书本里的疑问与实习中的困惑,与青年干警展开深度对话,每个问题都直击 “从理论到实践”的痛点与难点。
“如何完成从学生到检察官的转变,怎样快速适应岗位,找到发力点?”面对角色转换的迷茫,干警们分享经验:“学生时代要重理论逻辑,实务中更要懂‘落地’——多学习法律知识,多请教办案方法,多复盘案件细节,把每个基础工作做透就是成长。”
“遇到建筑设计、金融凭证等专业知识盲区,该怎么学?”“当事人因不懂法律拒签告知书怎么办”……干警们结合工作规范与经验一一支招:“专业知识可以查行业标准、请教专家;面对拒签,先普法再倾听,让他懂权利才会信法律。”
“一问一答”从刑法条文到指导案例,从法理逻辑到社会效果,大家各抒己见。活动最后,干警们对后辈实习生们温馨说道,“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在复杂案件中保持清醒,在琐碎工作中不忘初心。希望你们带着书中的智慧与对话的收获,让书本里的法理在实务中生长,让心中的法治信仰在实践中坚定,让正义与温度照亮更多角落。”
这场读书会不止是一次知识的分享,更是一场法治精神的传承。从书页间的思考到实务中的探索,从青涩的提问到真诚的解答,青春与法治的碰撞,正在让每一颗热爱法律的心更加滚烫。
热点信息
-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检书途同行会”拉开帷幕。来自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的青年干警与曲阜师范大学...
-
上门办理解矫 传递司法温情“感谢你们三年来的照顾,我行动不便就不下床送你们了,让我爱人送一下咱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