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身体在场 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在京启动
日期:2023-03-12
浏览:
来源: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各民族的发展历史、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传承人在不断坚守传统舞蹈技艺的同时,也用世代相传的身体语言贯穿起一条抵御时间销蚀力、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精神血脉。
为积极推动落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充分利用中国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研究领域的有力资源,促进相关学术成果的交流研讨,展现传统舞蹈类非遗的独特魅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承办的“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于2023年3月4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启动。
此次系列活动共分四场,依次以传统舞蹈类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多样化表述、跨境文化交流、活态传承为主题,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的四个代表性传统舞蹈为展示对象,邀请相关地区传承人到活动现场进行展示,在零距离的“身体在场”感中进行思想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该系列活动采用学术讲座与现场展示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以此凸显传统舞蹈类非遗研究中的“身体在场”意识,使学术研究与舞蹈实践彼此互动,让参会者在学术交流中深入了解相关文化背景及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展演中直观感受传统舞蹈的艺术魅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5月2日晚,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乐和长歌》在四川大剧院上...
-
4月26日至28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龙江剧《人世间》在哈尔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