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产业 儒家 释家 道家 产业 历史 地理

传统文化产业走向新型电商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林琳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28
摘要:原标题:传统文化产业走向新型电商 近日,德艺文创发布公告称获得政府补助资金373.67万元后,个股连续两日持续上涨,引市场关注。《2018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对我国文创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探及预测,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将在文

原标题:传统文化产业走向新型电商

  近日,德艺文创发布公告称获得政府补助资金373.67万元后,个股连续两日持续上涨,引市场关注。《2018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对我国文创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探及预测,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将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的模式下,呈现产业升级态势。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民审美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文创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据德艺文创公告,其子公司累计收到各项政府补助资金共计人民币3736712.00元,均为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预计将增加公司2018年度利润总额3736712.00元。

  文创携手电商是未来发展方向

  不仅只有德艺文创受惠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红利。《2018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对我国文创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探及预测,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并不局限于文化产业内部的跨界融合,还正在和工业、数字内容产业、城市建设业、现代农业等相关行业跨界融合。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模式下,文化产业升级态势明显。

  《广州蓝皮书: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800亿元左右,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约222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10个,市级20个。“岭南文化因其独有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对全国文化产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赞广东运营服务中心CEO皮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前的广州2018文交会中,文创电商云集,广州文创展成为行业的风向标。

  “传统文化的文创产业开始尝试走向新型电商。”业内人士表示,近期,继故宫、恭王府推出线上购物平台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开始发力文创产业电商化,文创携手电商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无论是否准备好,文创商业即将喷薄而出,成为未来最主流的商业形态和消费能量。” 皮匠认为,未来十年,电商产业将由目前的3.5万亿元增至20万亿元左右,预估文化电商产业将占其中的20%~25%。

  “文化电商的出现,可以逐步改变现阶段传统电商附加值低的现状,并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在北大文化研究所教授陈少峰看来,文创电商在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文创电商轻奢化成为新的趋势,“对旅游文化、传统文化、城市文化的挖掘,中心聚焦点就是文创电商。”他认为。

  文创产品要亲民、接近生活

  一条合伙人张晴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的4年多里,一条共拍摄了2600条原创生活美学的短视频,但他们拍摄的很多手艺人不擅长传播,找不到目标用户,生存状态其实并不很好,所以当拥有3000万粉丝,又接触到了大量的良品品牌后,发现可以为用户和品牌互相找到对方。

  “等一朵花开”负责人刘嬿认为,文创产业刚刚发展起来,所有人都在摸索,所以确实还有很多不成熟的方面,“很多人认为现在的文创缺乏设计,我们反而认为并不是缺乏设计,而是缺乏与生活相贴切的设计。”她认为,艺以致用,如果一件文创的设计不建立在生活的常识上,难以被大众接受,而文创产品真正的受众恰恰就是大众,“大众并不是不需要美,不需要艺术,他们和收藏家不同,他们看到的美,接触到的艺术,更多的要从他们的生活中来。所以文创应该紧贴生活,是给生活带来更多美和快乐的产品,是一次基于文化的审美升级。”

  张晴发现,在一条平台卖得好的文创产品都有几个共性,产品独特稀缺、具有实用价值、价格亲民。刘嬿认为,文创行业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很多人把文创产品和艺术品相等同起来,但艺术品是不可复制的,文创产品则是可复制的,“文创产品更多应该具备商品的特质,成熟的商品,应该有合理的设计、良好的品控、适中的价格、完善的售后,在这些的基础上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

  业内观点:

  文化产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记者观察到,文化产业目前仍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的现象,商家在细分类目上的深入解读不够。皮匠认为,对于创意和设计能力不足、没有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链不健全问题:一方面要吸纳更多优秀的设计师,满足各种不同材质的产品形式,设计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实用性产品;另一方面要突出“全案开发”的优势,即丰富产品线、注重产品运营等。

  不过,受访的从业者都表示看好文创的未来,“随着全民审美的提高,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文创还有着巨大的潜力。”

责任编辑:崔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