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成武:非遗课程进校园 传统文化润心田
日期:2022-05-23
浏览:
来源:
作者:成文宣
为落实省市《“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掘非遗、传统工艺、老字号等资源,打造手造品牌,壮大手造产业,带动全县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20日,曹州泥偶非遗传承人康志敏、苗兴粒在成武县开发区达驰实验小学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借助曹州泥偶非遗课堂—《花开富贵》为同学们带来一节生动有趣的泥偶体验课,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曹州泥偶是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作品采用陶泥纯手工制作,充满了浓郁的鲁南风情。
非遗传承人康志敏(聋哑陶艺师)和非遗讲师苗兴粒向同学们介绍了曹州泥偶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技法,在现场展示环节,康老师以人偶为例,为同学们详细讲解泥偶的做法,通过揉、捏、切、压、粘等技法,一个栩栩如生的人偶就被创作出来,高超的技法赢得了同学们的喝彩。
在制作过程中,康老师手把手地进行指导,让他们近距离感受泥偶文化的魅力。同学们不仅乐在其中,也培养了自身动手能力,加强了对事物的专注性,让传统技艺得到传承。
学生侯姝伊说,我非常喜欢这节非遗课,通过这次课程,我了解到了我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泥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开拓了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后我要多在这里学习。
开发区达驰实验小学校长宋玉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我校把曹州泥偶陶艺作为特色课程纳入到教学当中,让更多的孩子接触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同时也树立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次的非遗课堂,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本土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让更多的孩子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未成年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关注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繁荣夯实根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7月3日,教育部在武汉召开落实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部片区调研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