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云南姚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启以文化人新篇章
日期:2022-07-06
浏览:
来源:
作者:陈振发 谢顺健 何祥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紧扣基层和群众需求,以“三非遗”为载体,积极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把党的科学理论、方针政策及时传播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开启了新时代以文化人新篇章。
梅葛宣讲团在姚安县农民戏剧家协会演出“理论大众化通俗化文艺宣讲”
群众当主角 农民争当志愿者
姚安县历史悠久、文化荟萃,素有“梅葛故地、花灯之乡、文献名邦”的美誉。以彝族梅葛、姚安花灯、姚安坝子腔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在全县大部分地区均有流传,群众基础深厚。
姚安县农民戏剧家协会是云南省一支经过社团登记,由农民组织起来,集“创作、演出、服务”为一体的业余团队。姚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针对基层党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引领群众的现实需要,结合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基层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科学理论和方针政策学习教育宣讲方式方法不多、群众参与性不强的现状,依托县农民戏剧家协会392名会员,及时挑选了一批思想觉悟高、有奉献精神的会员,组建了集剧目创作、剧目演出、配音和音乐为一体且稳定、高质量的梅葛宣讲志愿服务队伍,负责剧目创作编写、剧目演出以及剧目音乐的创作和录制。
梅葛宣讲志愿服务队在姚安县城梅葛广场开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文艺宣讲
梅葛宣讲志愿服务队伍每年定期参加专题理论培训、创作培训、演艺技能培训以及展演交流活动,根据不同时期的宣传宣讲重点,提前组织开展剧目创作和节目排练,开展送戏下乡、宣讲展演等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者的管理,实行考勤制和精神鼓励,对优秀宣讲员、优秀共产党员开展评选,构建了群众既是宣讲主角,也是受众主体的全新格局。
旧瓶装新酒 理论化为地方戏
用花灯小戏、小彝剧、坝子腔、莲花落、小快板、锣鼓词等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科学知识等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变成一个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巧妙地把艺术性、娱乐性与理论性、导向性结合了起来。
梅葛宣讲志愿服务队在姚安县栋川镇南街社区开展宣讲演出
梅葛宣讲志愿服务队组织创作了花灯歌舞《江山就是人民》《党与人民心连心》、小邑拉花《实现四个“伟大飞跃”》、莲花落《十个方面坚持好》、花灯歌舞《两个“确立”民心所向》等一批文艺作品,既宣扬党的方针政策、回应社会关心关注问题,又富有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把“大道理”与“小切口”结合起来,把“普通话”与“地方话”结合起来,把“讲道理”与“摆事实”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变抽象为具体、变思想为故事,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干部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让受众更加广泛,真正把理论转化为群众喜爱的精神文化产品;让一个个传统文艺节目充满新时代的灵魂,成为潜移默化育民的重要载体。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以来,梅葛宣讲志愿服务队共创作各类宣讲展演剧目200余个,编印《花灯专辑》7期。
润物细无声 讲台变身小戏台
依托县乡村组“四级”文化活动广场,通过送戏下乡的形式,“梅葛宣讲”党的理论进万家、社科普及进万家等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了起来。
梅葛宣讲志愿服务队在姚安县光禄古镇开展文艺宣讲
两年来,梅葛宣讲志愿服务队围绕重大主题宣讲、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移风易俗等专项内容,深入全县9个乡镇、77个村(社区)开展宣讲展演达246场次,受众14万余人次。
接地气的宣讲方式既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及时传递了党委、政府的声音,让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真正入脑入心、扎根基层,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陈振发 谢顺健 何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7月12日,豫哈文旅合作交流推进会在新疆哈密市举行。来自河南与新疆哈密、吐鲁番两地的文旅主管部门、...
-
7月13日,由首都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主办,淮北市图书馆承办的“相城焕章 通济绵长——2025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