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浦江文献集成》、浦江传统文化深层次开发研究课题启动仪式举行
浦江,被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称为“天地间秀绝之区”。10月15日,《浦江文献集成》新闻发布会、浦江传统文化深层次开发研究课题启动仪式相继在月泉书院举行。这为研究浦江人文历史、挖掘文献文化精华打下了重要“桩基”,更标志着浦江县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再次迈出铿锵步伐。
近年来,浦江县在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久久为功,推动着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浦江文献集成》编纂工程,是浦江县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的重大文化科研项目。经过近五年时间的努力,在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担纲《浦江文献集成》主编的方勇教授的主导下,16开本共286卷《浦江文献集成》顺利出版。
在方勇教授个人看来,这是首部成功问世的县级文献。目前,国家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金华市图书馆等均已收藏。
《浦江文献集成》搜集了浦江历史上的850种文献,以及2000余篇报刊文章和画图,相当于浦江版的《四库全书》。总体上分为文人文集、家族文献、志书档案、戏曲弹词、学人论著等版块,其中以文人文集、家族文献、志书档案及戏曲弹词的影印为其主要特色。
它系统地将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刻本集中呈现,以“求全且精”为选刊原则,方便读者追溯文本的刊刻历程和流衍环节,领悟文献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如宋濂文集部分,一次性囊括了57种与宋濂相关的各类文集,将各类稀见刊本悉数汇集于一编,让读者从中略窥宋濂文集在元代以后的版本衍变与侧重,并可以推知宋濂其人、其文在后世的实际影响与传播情况。
据了解,《浦江文献集成》所收的地方档案文献,有乾隆、嘉庆、道光、同治等朝浙江乡试硃卷、浙江选拔贡卷、会试卷等稀见清代科举文献,补充了科举史研究中某些空缺的重要史料,保留了诸如乡约、会约、家族簿书、同乡录、政府公文档案及报纸等颇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献,并首次汇集了嘉靖、崇祯、康熙、乾隆、民国等各个时期浦江县志版本十一种。
同时,浦江传统文化深层次开发研究课题的启动,更是对《浦江县文献集成》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共包括《浦阳诗史研究》《浦阳诸子学传统研究》《浦江万年纪事》《浦阳先贤研究丛书》《浦阳望族文化研究丛书》等7个课题22个项目,初步计划38册。课题研究成果将成为市民和读者便于阅读、宣传和研究的内容,使之成为对外宣传浦江、对内推进浦江文化建设的乡土教材,将在全国乃至海外产生广泛影响。
热点信息
-
近期甘肃、青海两省公安、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合召开协作机制研商会,聚焦环线旅游交通安全关键问...
-
8月21日,甘肃省文化旅游工作推进会在兰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