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临湘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培训活动
日期:2022-10-19
浏览:
来源:
作者:李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推进全市传统文化振兴发展工作,结合《临湘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临教体发【2021】19号)等文件精神,根据国家“双减”工作要求,10月17日,临湘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文旅志愿者及传统戏曲名家共12人到临湘市第三完全小学开展“传承传统文化,培育校园新人”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培训活动,共有12个班近600名小戏迷参加传统吹打乐及戏曲培训班。
临湘民间吹打乐“十样锦”源于古镇聂市,有大鼓、小堂鼓、中汉钞、土锣、中虎锣、汉马锣、高音嘀锣、小云锣、竹笛、唢呐等十种乐器演奏,故起名“十样锦”。“十样锦”全曲分为白牡丹、瓜子仁、叼光令三段,每段乐典以打击乐曲牌与吹奏乐曲调相连缀,旋律欢畅优美,有着浓郁的乡土、地方色彩,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2019年,聂市“十样锦”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活动将以同步进行的方式,在市第一、第三、第六完全小学每周一次进行开展。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在以上学校挑选相应热爱传统艺术、有一定戏曲天赋的学生,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由传统戏曲名家做具体指导,2023年1月,进行培训成果展演汇报,并建立奖励机制,以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延续开展。
该活动由临湘市文旅广电局、教育体育局主办,临湘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具体承办。
临湘民间吹打乐“十样锦”源于古镇聂市,有大鼓、小堂鼓、中汉钞、土锣、中虎锣、汉马锣、高音嘀锣、小云锣、竹笛、唢呐等十种乐器演奏,故起名“十样锦”。“十样锦”全曲分为白牡丹、瓜子仁、叼光令三段,每段乐典以打击乐曲牌与吹奏乐曲调相连缀,旋律欢畅优美,有着浓郁的乡土、地方色彩,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2019年,聂市“十样锦”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活动将以同步进行的方式,在市第一、第三、第六完全小学每周一次进行开展。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在以上学校挑选相应热爱传统艺术、有一定戏曲天赋的学生,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由传统戏曲名家做具体指导,2023年1月,进行培训成果展演汇报,并建立奖励机制,以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延续开展。
该活动由临湘市文旅广电局、教育体育局主办,临湘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具体承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为保护弘扬传承以“两路”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为主体的青海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
-
为加强旅游市场执法工作,总结交流集中办案活动经验成果,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8月11日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