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昌邑市打造两个品牌持续推动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01-29
浏览:
来源:
作者:潍坊市委统战部
昌邑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两个重点,打造“红石榴”系列品牌和“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品牌,持续推动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围绕“花开校园石榴红”主题,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围绕一个主题、组建一套专班、开展一次培训、搞好一面展板、举办一场活动、突出一校特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打造校园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文化长廊,开展“民族团结第一课”“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班会”活动120余节次。依托中共胶北特委旧址、峻青文学纪念馆、王滨故居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16次,培训青少年学生3000余人。
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普法宣传基地2处,切实增进“五个认同”。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集中宣传“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内容。打造“红石榴”社区2处,联合市交通运输局,打造“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以“流动窗口”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移动平台”。
打造“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品牌
1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出台《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办法》,对宗教活动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建筑和文物安全管理做出详细规定,明确统战(民族宗教)部门履行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主管责任,公安、住建、消防、市场监管、文旅、卫健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履行行业监管责任,镇街区党委政府依法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全面履行主体责任。
2做好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联合市住建局、消防大队等部门,通过聘请第三方评估、现场联合检查等方式,对全市14处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和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共排查出6处房屋安全隐患、13处消防安全隐患,分场所建立问题隐患、整改责任“两个清单”,分类推进治理,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3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建立网格管理、定期巡查、年度考评、责任追究四项机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配备专门的平安巡防员;每月对场所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安全检查档案;年底对各场所活动安全、人员安全、房屋安全、消防安全、财产安全五项内容进行综合打分,作为宗教团体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
围绕“花开校园石榴红”主题,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围绕一个主题、组建一套专班、开展一次培训、搞好一面展板、举办一场活动、突出一校特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打造校园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文化长廊,开展“民族团结第一课”“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班会”活动120余节次。依托中共胶北特委旧址、峻青文学纪念馆、王滨故居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16次,培训青少年学生3000余人。
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普法宣传基地2处,切实增进“五个认同”。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集中宣传“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内容。打造“红石榴”社区2处,联合市交通运输局,打造“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以“流动窗口”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移动平台”。
打造“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品牌
1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出台《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办法》,对宗教活动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建筑和文物安全管理做出详细规定,明确统战(民族宗教)部门履行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主管责任,公安、住建、消防、市场监管、文旅、卫健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履行行业监管责任,镇街区党委政府依法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全面履行主体责任。
2做好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联合市住建局、消防大队等部门,通过聘请第三方评估、现场联合检查等方式,对全市14处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和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共排查出6处房屋安全隐患、13处消防安全隐患,分场所建立问题隐患、整改责任“两个清单”,分类推进治理,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3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建立网格管理、定期巡查、年度考评、责任追究四项机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配备专门的平安巡防员;每月对场所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安全检查档案;年底对各场所活动安全、人员安全、房屋安全、消防安全、财产安全五项内容进行综合打分,作为宗教团体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5月14日,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山水渝昌”文旅推介活动暨重庆·南昌双城文化交流周在...
-
西藏数字文化协会成立大会近日在拉萨召开。协会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起,经西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