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崇川经济开发区:激发“银发”力量 弘扬传统文化
重传承,做好非遗文化的“守护者”。“这些板鹞风筝都是由崇川区风筝协会的老师和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合力制作的,将中国特色文化融入其中,通过板鹞风筝展示回顾新中国伟大的发展历程。”崇川经济开发区学堂桥社区退休老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志愿者王儒明带领观阳幼儿园的师生们走进“风筝长廊”,围绕板鹞风筝历史典故、发展历史、传承意义等方面,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接下来,崇川经济开发区用好老干部资源,继续推进“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引导群众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让非遗文化“火”起来。
重创新,做好传统节日的“宣传者”。“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五个节气,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在崇川区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基地,老党员通过“清明起始、气候物候、传统习俗、清明诗词”四个板块给辖区学生讲述清明,进一步提升学生们对“清明节”内涵的理解与感悟。近年来,学堂桥社区不断挖掘身边老干部、老党员资源,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我来讲”系列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同志加入其中,为宣传传统节日发挥余热。
重参与,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者”。长期以来,学堂桥社区坚持以书法艺术服务居民,在原有的“醉墨书法社”基础上,广泛、深入的吸纳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五老”中的书法爱好者,大力宣传传播中华传统书法。“这些书法各有特色,从文字中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书法展进社区活动,既丰富了大家精神文化生活,又加强了艺术交流,非常有意义。”融怡网格党支部老党员张良嘉说道。今年以来,辖区老干部、老党员积极带头,主动作为,做好中华文化传播的“带头人”,共计开展书法培训、书法展览、汉字说法等活动10余场。
(周林莉 夏沙)
热点信息
-
7月18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长沙举办“游甘肃·品甘味”甘肃文旅(湖南)宣传推介会,在湘江之畔、...
-
《儋州市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6月10日起施行,这是海南省首部东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