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滕州市南沙河镇人大代表助力推进非遗文化传承
日期:2023-08-05
浏览:
来源:
作者:尚淑佩
“没想到在这还能看到这种手造工艺,我以前还会纳这种鞋底呢。”日前,在滕州市南沙河镇北池村举办的“黄河大集”——非遗手造宣传推广活动中,一名赶集的大娘手拿着活灵活现、诙谐可爱的虎头鞋对正在宣传非遗的镇级人大代表王艳艳说道。
非遗文化是中国人“记得住的乡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展示非遗、手造传承成果,近年来,滕州市南沙河镇人大积极发挥代表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组织代表开展非遗文化宣传推广系列活动,为推进非遗传承保护、赋能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为让老百姓“零距离”接触传统非遗,感受非遗韵味,该镇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会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旅体育岗、团委等部门工作人员在镇驻地及辖区主要集市开展“黄河大集”——非遗手造宣传推广活动,引导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非遗文化,提高文化自信,让非遗文化“火”起来。今年以来,该镇人大代表累计参加“黄河大集”——非遗手造宣传推广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形成了“人人知非遗,人人爱非遗”的浓厚氛围。
同时,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特色镇建设,该镇人大积极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与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组织代表按照“片区化打造、标准化建设、景区化提升”原则,逐村开展视察调研,通过挖掘各村地域特点、文化底蕴等,因村制宜开展非遗指导培育,探索寻求非遗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利用当地非遗资源,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在人大代表的推进下,该镇以非遗传承、民间技艺为主体打造了上徐片区,建设了前辛章草编、上徐粉皮、北古石虎头鞋虎头枕、南岗匾镜非遗散落区;以书香文化、木文化为主题打造了冯庄片区,建设了冯庄木工技艺、崔庄红木文化馆等,这些非遗文化片区的建设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文化动力。
(尚淑佩)
非遗文化是中国人“记得住的乡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展示非遗、手造传承成果,近年来,滕州市南沙河镇人大积极发挥代表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组织代表开展非遗文化宣传推广系列活动,为推进非遗传承保护、赋能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为让老百姓“零距离”接触传统非遗,感受非遗韵味,该镇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会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旅体育岗、团委等部门工作人员在镇驻地及辖区主要集市开展“黄河大集”——非遗手造宣传推广活动,引导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非遗文化,提高文化自信,让非遗文化“火”起来。今年以来,该镇人大代表累计参加“黄河大集”——非遗手造宣传推广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形成了“人人知非遗,人人爱非遗”的浓厚氛围。
同时,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特色镇建设,该镇人大积极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与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组织代表按照“片区化打造、标准化建设、景区化提升”原则,逐村开展视察调研,通过挖掘各村地域特点、文化底蕴等,因村制宜开展非遗指导培育,探索寻求非遗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利用当地非遗资源,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在人大代表的推进下,该镇以非遗传承、民间技艺为主体打造了上徐片区,建设了前辛章草编、上徐粉皮、北古石虎头鞋虎头枕、南岗匾镜非遗散落区;以书香文化、木文化为主题打造了冯庄片区,建设了冯庄木工技艺、崔庄红木文化馆等,这些非遗文化片区的建设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文化动力。
(尚淑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近年来,西藏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线,全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7月25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教育厅等13部门印发《河南省重点文化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