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孟连:三措并举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
近年来,孟连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多措并举加大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力度,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
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孟连县积极做实文化惠民和民族文化传承工程,将开展非遗培训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保护传承县级以上非遗项目146项(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7项,市级项目75项,县级项目62项)。实施宣抚司礼仪乐舞、傣族白象·马鹿舞、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等非遗进校园培训活动。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8人(含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市级26人),非遗展示馆1个,非遗保护市级传承基地2个(娜允镇勐梭小组、孟连县小)、县级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民间文化传习馆1个,傣族剪纸文化馆1个,挂牌“宣抚司礼仪乐舞工坊”“傣族剪纸、金水漏印工坊”“傣族传统织锦工坊”3个非物质文化扶贫工坊。
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近年来共争取到国家、省级非遗项目保护经费近30万元,争取到省级155万元文化抢救保护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5万元经费对文物进行保护性抢救维修,6万元经费抢救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实施文化保护,傣族传统剪纸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不断加强。全县组建文艺演出队 360 支2万余人,有文化志愿者54人,服务时长767小时,自2020年以来,组织开展“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艺骨干培训”“孟连县文化馆免费开放民族舞蹈、歌曲培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培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校园民族歌曲培训”等主题活动共计15次,参加活动培训人员达1113人次。
打造彰显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精品。着力实施“枝繁壮”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提升《宣抚司礼仪乐舞》《傣族白象·马鹿舞》等民族歌舞的品牌知名度,创作出舞蹈《所·婻窝罕》《金齿咪涛》《巴维尼·文·僧·武》等民族文化精品,并荣获省、市级奖项。成功推出舞剧《神鱼公主》等文化精品。成功推出了“玩转宝藏非遗·畅想无限乐购”“我们的节日·元宵”等一系列融合了各民族元素的非遗游艺活动,组织各乡(镇)的业余演出队开展哈尼族阿卡嘎汤帕节线上村晚活动、傣族泼水节线上村晚等活动,累积在线点击率达10万人次。
热点信息
-
8月15日,甘肃省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丝路问答小课堂”社会教育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热情参与...
-
今年,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民委)的大力支持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和旅游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