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祁阳:传统文化激活“护苗”新动能
红色传承拓展“护苗”新阵地。多方创新开辟“扫黄打非·护苗”新路径,以红色文化传承为引领,推进阵地建设,深入推动“扫黄打非·护苗”进基地、进景区、进农庄。2023年以来,该市依托陶铸纪念馆、陶铸故居、红军纪念馆、雷晋乾故居、龙凼长征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德辉农庄等红色系列实践基地、星级农庄36个(家),结合赓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开展“护苗”研学活动,融合宣传红色文化与“扫黄打非·护苗”,提升广大游客和当地群众对“扫黄打非·护苗”工作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创新推进宣传教育,深受广大青少年和群众百姓的喜爱,工作成效显著。
传统韵律唱响“护苗”新声音。将本土韵律与“扫黄打非·护苗”知识相结合,精心创作适用不同年龄层次的音乐作品,将“扫黄打非·护苗”唱进青少年和群众心里。如融合祁阳渔鼓、祁剧等传统曲艺,创作当地中老年市民群众喜爱的《“扫黄打非”莫等待》《“扫黄打非”谱新篇》等13部“护苗”曲艺作品,其中《“扫黄打非”正气扬》在各平台播放量累计逾百万,有效扩大了“扫黄打非”宣传面,并借助送戏下乡、“唱不过祁阳”品牌活动等载体,将“护苗”知识唱进千家万户;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创作朗朗上口、易于传播的《“绿书签行动”来护航》《书香祁阳》等4首“护苗”宣教主题歌曲,深受广大青少年的传唱,得到省扫黄打非、全国“绿书签”等公众号的推介传播,推动“护苗”行动走深走实、入心入脑。
诗词文化传递“护苗”新力量。借助“爱·悦·读”“旗扬理论微宣讲”等品牌活动,结合二十四节气等传统节日举办了30余场“护苗”诗歌朗诵会、知识普及讲座等,将“扫黄打非·护苗”宣传主题融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向广大青少年传递多读书、读好书、远离不良图书和网络信息的理念。在白竹湖等社区建设“护苗”文化长廊,邀请市民群众集思广益,征集、创作护苗诗词、楹联100余首(副),通过评比将优秀的护苗诗词、楹联镌刻在文化长廊、学校校门两侧,把“护苗”知识浸润到群众、师生的生活日常中,发挥诗词文化魅力推进“护苗”行动溶于日常、植于心底,营造时时受教育、处处受熏陶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健康成长。
热点信息
-
为丰富儿童暑假生活,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8月14日,华蓥市妇联第六届执委王春芳组织华蓥市凤凰城...
-
行走在新疆和田约特干故城,捧一杯非遗联名奶茶,闻着烤包子的香味,看着皮影戏、川剧变脸轮次上演,听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