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40余名外籍人才长沙中秋联谊 认知中国传统文化
日期:2021-09-20
浏览:
来源:
作者:唐小晴
“平辈敬茶,客人用两个指头轻叩桌面,以示回礼……”跟随着礼仪老师的演示讲解,来自巴西的高睿修模仿得很认真。
高睿修是博世雨刮事业部中国区总监,已在长沙工作4年。17日晚,他和多名外籍友人现身长沙经开区举办的国际人才中秋联谊活动,身着汉服学习中国传统茶礼。
长沙经开区是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的核心区块,还是湖南首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为长沙乃至湖南经济外向度、开放度和国际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长沙人才总量达到280万,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第二,人才吸引力排名全国第十。其中,在长沙市ABCD类人才分类认定的基础上,新增了园区骨干人才(E类)认定,已首批认定骨干人才620人,园区“人才池”容量不断扩大。
根据政策,来长沙经开区创新创业的留学人员和外籍人才,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项目扶持。相关人才及企业还可享受住房保障、子女学费补助、个税补贴、薪酬奖励等优厚待遇。
地域文化,也是人才吸引力的一部分。当晚,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南非等地的40余名外籍人才代表和家属,及30余名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代表,通过投壶、书法体验、礼仪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国际人才中秋联谊会旨在向全球展示长沙以及长沙经开区在国际人才智力交流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深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国文化、共享发展成果的满满诚意。”长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易敏华说,长沙将加快建设自贸区国际人才港、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区域服务中心等载体,积极为海内外人才交流、智力合作搭建平台,努力打造全球创新人才高地。
长沙经开区在湖南率先出台了自贸区人才、金融、科技、总部经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率先举办高端猎头机构“揭榜荐才”、智能制造项目“揭榜挂帅”活动,率先实施骨干人才认定,先后获批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自贸区国际人才港、联湘创新创业服务站等平台,引才渠道持续拓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现有人才总量达20万人,其中外籍人才近200人,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500余人,省市技能大师、技术工匠近5000人。”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庆红表示,该区将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举措,让各类人才感受到更多“归属感”“幸福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4月30日,第43届古巴国际旅游展在哈瓦那开幕,中国受邀担任本届旅游展主宾国。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
-
复旦大学方面27日披露,由该校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柴秋霞教授团队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哲学系“Cogito”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