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八旬老翁张俊廷 献身教育三十载
日期:2021-05-27
浏览:
来源:
作者:立民
今年己七十五岁高龄的张俊廷,是泗水县苗馆镇石埠庄村人。1968年在邹城师范毕业,中师资格。
在那个年代中师资格是教育战线的佼佼者,每个乡镇没有几个这样高级别学历的教师。教育界也非常重视爱惜重用这些人才。很快当上了村民办教师。当年是1968年7月份。由于当时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极少,80%以上的教师都是初中或高小刚毕业的学生当教师,笑称逼鸭子上架,更可笑的是有的刚初中毕业就教初中。很多题上学时就不会答,马上就又去当老师教学生,现学现卖肯定教学质量和水平都很差,说明那个年代教师资源缺乏的程度多么严重。
张俊廷老师是中师,成了教师队伍的领航人物。据很多老师回忆,张俊廷老师很丈义,经常毫不保留的给教师们传授教学知识和学问,解答数学难点,对提高很多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了很大贡献。张俊廷老师的校长高万银对张俊廷老师评价很高,他的评语是:张俊廷老师不但教学质量高,而且是道德模范,学习雷锋的榜样。每年都有几次奖项或奖状。是名复其实的苗馆镇教师队伍的榜样。
据张俊廷的老伴儿回忆,为了把学生教育好,平常她非常支持张老师的工作,并且习惯了称老伴为张老师。还经常到学校教学生们唱歌跳舞,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位好师娘。一路走来,28年张俊廷教过了多少学生,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只能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了。
张俊廷执教的第一天,乡镇教委领导就给他承诺,慢慢来,以后肯定有转正的机会,只要来了名额,一定优先给你。你放心,像你这样师范毕业的教师肯定能优先转入正式国家教师。张俊廷听了领导的承诺,非常高兴,他非常梦想转正,当上国办教师。更提高了他兢兢业业教学的积极性。他在等,他在耐心的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1983年终于等来了名额,张俊廷圆梦的机会到了。但由于名额少,只给了三个名额,当时石埠村有四位教师。必然有一位教师不能入围,更凑巧的是,张俊廷当时正在上课,另外三位教师已经把表格领走填上了。当张俊廷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是木已成舟。但不可否认的是张俊廷老师是第一人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支持张俊廷向上级反映这个情况,把名额争取过来,但张俊廷是道德模范,学习雷锋的榜样,对于这件事他没有去争执和要求,张俊廷坚信,老天有眼,领导不会忘记他的。这次虽然没圆梦,相信梦想肯定能实现。老师们也怕他生气,有压力,都一起劝说,最近肯定还有名额下来,到那时只有你自己一个人,再说你还是师范毕业生,等等何妨啊?
就这样张俊廷无耐的哈哈一笑,只好把机会让给同事,再耐心等待机会。没想到,这一等等了28年,已是暮年的他,成了6旬老人,只好从教育战线退了下来,这时的他己经人老珠黄,百病缠身失去了劳动创业能力。梦想真真实实的成了空想,他拖着积劳成疾的病体回家晒太阳了。
现在张俊廷夫妇依靠每月只有540元生活补助度日。老两口都是75岁的老人了。张俊廷不但失去了劳动能力,而且失去了听力,只要说话就必须带助听器,浑身是多病缠身,由于老伴比他还槽糕,张俊廷还必须给老伴当保姆。老伴罗明菊三年前得了膀胱癌,割除了膀胱,手术花了18万左右,举债15万,现在还有十万块钱没有还清,目前一直靠导尿管排尿,两腿发紫,由于家境寒酸,儿媳妇与儿子离了婚,另嫁他人。540元的生活补助是远远不够的。
张俊廷老伴儿每当茶余饭后就前思后想,看看同伴的老师们,每月的工资能达到7000左右,同样的工作,同年的教龄,没有得到同样的待遇,眼里总是含着滚滚的泪花。
张俊廷总是安慰老伴,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咱是最光荣的,就应该无怨无悔,高兴起来,坚强起来,高高兴兴地欢度每一天!
我们的党是英明的党,这辈子实现梦想还是有希望的!
(立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共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
-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学年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和班级省级评优工作的通知》(鲁教基函〔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