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传统文化熏陶出自信女生,考669分很淡定
原标题:学霸亮相‖传统文化熏陶出自信女生,考669分很淡定
自幼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喜欢国学和传统文化,屡次在国学益智竞赛中获奖;喜爱书法和国画,从小学开始就画国画;爱好跑步、打羽毛球。这就是文科考出669分高分的青岛第五十八中学学生宋依璠。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诗经.卫风.淇奥》,这句诗的意思是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6月24日,高考成绩可以查询,青岛第五十八中学高三10班的宋依璠考取了文科669分的高分(语文125分、数学150分、英语143分、文综251分)。当日,记者采访了宋依璠同学,她告诉记者上述诗经里的诗句是自己崇尚的人生信条。宋依璠同学给记者的感觉就是阳光自信,即便是查询分数后得知自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仍显得很淡定。
“ 其实,我个人感觉自己在学习上比较奇葩,跟大部分同学不一样。比如考试之前,大部分同学都会整理知识框架,但我尝试之后发现这一方法并不适合自己。”宋依璠介绍,自己最大的学习技巧就是跟上老师的步伐,简单地讲就是一步步跟着老师的教学计划走。遇到难题,要勇于提问,不能一拖再拖。遇同学请教,要知无不言,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也是自己对知识点的提高巩固过程。“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切不可模仿别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宋依璠说,自己在高一、高二期间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时间全部用在学习上,自己经常在学习之余看课外书、听音乐。“高三时候,阶段考试特别多,难免会有失误和压力,经典的国学励志故事给了自己很多鼓励。吟诗诵读古典文学是可以调节情绪的,尤其是在高考备考最为紧张的时候,还有就是在模拟考试出现起伏的时候,我就用这样的方式来调节压力。要是在学习上还有烦心事我也会和老师倾诉。”宋依璠说,“除了喜爱传统文化,我还很喜欢练习书法和国画,同时也喜欢体育锻炼,像是跑步、打羽毛球平日都有涉及,即便是在高三也会抽空锻炼。
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她从上高二期间就参加了省内一档国学益智竞赛节目——国学小名士,斩获冠军。参加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主办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自己写得文言文也荣获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全国级别最高、最有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中学生作文赛事之一。
据介绍,当日清华、北大两所名校已经给宋依璠伸出了橄榄枝,纷纷希望她能报考。“目前还没有想好去哪?未来自己想学习语言类文学或者经济金融类专业。”记者了解到,宋依璠出生于书香世家,家庭内读书学习氛围很浓厚,自己在小学时期就熟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
青岛第五十八中学高三级部主任王立松介绍,宋依璠担任班级内的学习委员,这次考试成功也是情理之中。“这个学生的品德、品质非常好,文学功底特别好!”王立松说道。
相关链接:
同班同学低两分,北大清华都来邀请
另外,记者了解到,与宋依璠同为同班同学的孙沛青今年也考出了文科667分的高分,仅与宋依璠有两分之差,同被清华、北大两所名校邀约报考。 有趣的是,谈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孙沛青告诉记者,“学习累的时候,我会用钢笔手抄唐诗宋词来缓解压力。”孙沛青说,他认为自己只有沉浸在古典文学的世界,才能坦然面对学习生活带来的压力。“我平时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学习之余最爱看文艺片电影。”与宋依璠不同的是,孙沛青未来想报考语言类、管理类专业。
热点信息
-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共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
-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学年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和班级省级评优工作的通知》(鲁教基函〔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