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河南省方城县交通运输局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交通事儿、烦心事儿
方城十里铺西的一座漫水桥上下深度达五米,村民每到此弯处,不是下车,就得推行,遇到刮风下雨还得绕道前行。此景不仅是因为历史原因‘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道’的“S”状的扭曲路,而且S路的腰部却是450徒下凹折回状态,高度达四米。因势而成的漫水桥是涝天蹚水过,旱时转急弯,为农忙的人们增添了不少的麻烦,县公路局看到这一状况,决定修改它,多部门组成的测量队、路政员马不停蹄地丈量测绘,立马行成了“扩展二边、水平架桥、恢复许南60年代的老路的”科学决策,受到了周围五六个村庄的欢迎。
而在乡村的其它“羊肠小道”“小路十八弯”“田间步行道”均被方城县直单位看到眼里,急在心头,那些路坑洼不平,晴天出行尘土飞扬,雨天出行泥泞不堪,让群众出行大感“吃不消”的种种。“五星”支部县交通局把马路、乡路、村道拓宽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实事来抓,改善农村群众交通出行条件。为的就是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儿。
农村因路而兴、因通而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裕州大地在段文汉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公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48公里,村村通水泥路率达100%。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方城迈入了新静音“高铁时代”,畅途融入郑州“1小时经济圈。兰南高速和周南高速方城段76公里贯穿县境,方唐、方汝高速建设。升级国道2条121公里、省道8条210公里、县道10条211公里、乡道54条662公里、村道2046公里,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干、国省公路为骨干、县乡道路为骨架、通村道路为支流、路边景致配绿能的“大交通”格局和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30分钟快捷圈。
路通百业兴。公业引力呈。为了让农村公路发挥最大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城多部门从文化角度,文明高度,文雅程度完善对农村公路的支持政策,解难点、疏堵点,植绿点。坚持在问题中优化、在实践中发展,在景区上作文章。不仅在硬件上补短板,还加强了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特色地区等的道路四通八达成效,更是把促进农村公路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结合在一起,产业兴在哪里,路就修好到那里。外来投资客说,哎哟,方城的路可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的现代版图啦。
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拓展开发停车、充电、购物、休闲、观光等交通配属服务功能,打好绿色公路,文化公路,旅游公路“组合拳”,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这下,把张仲景之优、南阳唯一的国医大师唐祖宣也吸引到了方城来安营扎寨了。
建立健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和大文化旅游的长效机制,完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拓展农民就业渠道,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宏扬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方城地方实践,加快农村道路的建设,对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巩固脱贫致富成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未来意义。
( 中玉 连跃 云姬)
热点信息
-
受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委托,我厅于5月8日-9日,组织专家对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
-
5月14日—16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大会以“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