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文字 建筑 姓氏 节日 风俗 文字 民族

文字工作者--张中坡印象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网 作者:天俊 海林 连跃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0-12
摘要:张中坡,自居士,评论家,散文家,文学者语言的特色以及表达的效果,都成为其风格的构成部分。 关注作品,深受影响
        文字工作者的作品是对其意义风骨的和谐度、扫描力、亲民力、启迪力的综合反映。对某位作家风格的界定要看其成长特点,思想状况以及文字组织能力和正义社会感知。作者用什么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状素人间,语言特色和行文风格都透露出其一般与特殊的面面。

        张中坡,自居士,评论家,散文家,文学者语言的特色以及表达的效果,都成为其风格的构成部分。 关注作品,深受影响,就象白话文运动时期许多青年很崇拜鲁讯一样,内心总是想见一见真容其谁?当时的资讯和通讯不及现在发达,当然难见,但据有些人的回忆,还不如不见的好。为什么?首先是对人或者事儿的想象是通过其产品,商品,作品才能获知的。依文激动,或者崇敬拜真情有可原,但现实的落差与以往的认知往往把曾经的“认识高度”降低。倒不如不知其真容更有想象的美好的空间。有些作品感人无数,忧郁婉回,但观作者,却郞丽外向。有些作品委婉迄旎,但见作者却硬朗爽直。人像与作品不对的差距巨大,故,还是要看作家的作品为要。有些作家的作品,我们只要读上几页,就要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判断是个人读书的历史积磊,文如其品、像不如预的常常错觉频出,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特色鲜明的语言风格:冷峻峭拔,犀利沉郁,如锤如剑,似刀似锉。但其人却是沉稳内敛、洞明世事的。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语言特征,一流的作家都是语言大师。他们对于语言的掌控和运用十分精深,可谓炉火纯青,甚至登峰造极。对于一些优秀作家的语言水平,对本民族语言的拿捏程度是判断一个作家水平高下的重要参照。有造诣的作家都具备鲜明的语言特征,有自己特色鲜明的表达方式。所以有的时候,当我们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某一个作家的作品时,就从他的语言特征入手来判断,看他的语句行文是否能产生共鸣。要理解作品风格,还要看作家的语言特征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如果我们阅读张中坡的作品,会看到他的评论言语总是通俗易懂、流畅山川般,毫无生涩之感。中垦之中见真情,平实之中透文采。《守望群星》分别对中国作家群体来了一次集体“CT”扫描,段舒航、马萌、徐道胜、水兵等二十几位的南阳作家均被涉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南阳作家群体的关爱、介绍与共知。共鸣处表达着方城人豪迈性格的文学包容;艺术点亮拨了文字作者的心声。如果说这些是冠名张中坡的大作,却犹如仲景中医学里程碑的南阳科学的另一种表达!科学离不开文学的道德;文学乘腾在科学的翅脖。在祖国伤痕文学,寻根文学,科幻文学大行其道的时候,就应该有一位熟知局内外者冷静地观察,认真的思索,前进地评论,然后再跳出固有的思维,展现卓越的天地。无疑,张中坡的文学性格三种文体:散文、评论与随笔。聚焦南阳,立足方城,展望全国,表达着怎样认识自己、观察社会、描写景物、讴歌党恩、直舒民意的方方面面。这是评论现实主义、散写社会主义、歌颂人民主义:看重纯文学式刻画和内心对文学世界的现实反应。张中坡的特色是大量铺陈,细致刻画,独特感受、描写微妙的。他的艺术风格和他要塑造的文学理想,以及他要表达的主题,是群众的,大众的,朴实的。构成风格的要素是句子和构词,也就是作家遣词造句的特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文采成就什么样的文化。张中坡的述实百姓语言逻辑符合了时代的身份特征和时代背景。

        大作家的用词往往突破词典所列示的意思;相反,一个作家真正杰出的地方常在于对词典词义的引申和拓展并与地方语言相结合。在特定语境中,作家能将事件现象提炼出新意,这个新意的表达是作家风格的思想高度的体现和他对文学田园的贡献。所以,也就有了再回南水北调源头的原因升华,也就有了中医膏药的作者提粹。在阅读中,我们重点要关注的是,作家为什么能把寻常的意义赋予非同寻常的启迪。从而对文学的高度有了新的体悟与认知。这关涉方城文化的崛起与南阳作家井喷期的再次蓄积。

        回望中国的文体、文化,文人;唐宋高度,诗词雅颂,百家先贤,河图洛书,易经源头,民间口碑,不难发现流传的规律:既浅显易懂,又富有哲理。而文人如李白之才入宫辅佐之“差距”再次流落民间;如苏东坡之“三州”之转再次成为“仕绊”无不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时代的局限与解放后文艺工作的春天。

         当延安文艺座谈会成为《白毛女》《朝阳沟》《黄河大合唱》《东方红》的催化剂,当“双百”方针向“双创”方针迁移的时候,到了西方文化反向输出的历史巨轮时代节点。中国文化,方城文艺如何新、怎样创、智慧组是极大的机遇,也是良好的培育。八大文化,九大格局,三大战略,好在作家张中坡由内行手、专家型升任要职,必竟内行更懂作者的坚辛、悟真更有体谅的共鸣。一方面稍憾于时间的紧张,不再让一位优秀品质者生产更多的精神食粮飨济百万之众,许多本来用于创作的“宝贵土壤”让位于繁忙的会议、评比、观摩与交流;一方面有慰于行家里手的领导更能熟悉“庐山真面目”,理解曲弯,懂得收放。

       哲学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崇高;文学的道义融和于生活的善良。那全国文艺座谈会就不能在方城召开么?没人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方城文化在懂行人的手里更能如鱼得水,行稳致远。必竟我们有千人的文化大军日夜躬耕于楚国旧土、人民新境。在伟大的习近平时代有厚重方城相天俊、杜甫式的武晓溪、后勤文人王小玲,侦探文化郭运栓、新雨文化郭潜守、民间文崛熊倾祥、新三字经包明彦、道化文者杜海龙、维摩女王景淑贤、红军文学王颀克、乡土吟唱赵长春、后起之秀吕召润……。

        居士是看透人间苍凉的境况、热爱生活的呐喊;评论是人民声音的体现,散文是宋朝文人的闲棋,如果要给其排序的话,应该是:清醒--认知---创作---新验。中国文化在经历了多种文体的排列组合之后,现在依然闪光的绝句,对联,诗词,散文,能否在新时代有了方城的体裁,方城的文化,方城的新载,方城的格调。我们共同努力!

        作家不像评论家那样,直接对人物进行褒贬。作家往往把他的意思隐含在他所选的章节结构上。作家不愿意人们问他这一类问题: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写的想要说明什么?他喜欢的说法是:作品都有多义性,希望你通过自己的阅读去感知生活的万象。他只是把这件事情通过他的角度展示出来,具体是好人坏人、含义主题不下结论,不打棍子,只要党建育人,百姓喜欢,崇高为怀。

        风格最能显示作家的个性,风格之于作家就像一个人的性格一样。他是热情还是忧郁,是孤独还是外向——不同的性格就好比作品的风格。好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大作家胸怀天下,体察世态人心,关注民族命运和苍生百姓的状况与未来。由于立意高远,大作家写书著文往往能道出万千气象。体查家国情怀。

        我们想到鲁迅先生,仿佛就能感受到他的思想如炬,深刻冷峻,语言凝练,文意深邃,一眼就能把封建看穿了的。他写的往往不是某个个体的人,想的往往不是某个具体的问题,而是一种类型、 一个现象。他是从一个人、一件事上,看到无数同样的人和同样的事。他把民族性格十分凝练地安排在一个人身上,把对民族命运的观察放在对一的描述上。一面镜折射月亮的银光,这说明他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多么的深刻、他的目光很远。比如《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都是通过描写一个人反映一类人、一种性格,通过一个故事反映一个大背景、一个社会大现象。

         我们看到张爱玲对世事解剖,浓刻繁华的阴影。听到邓丽君的婉转,知道情感的另类。我们知道梁晓声的正义,高尔基的大学,贝多芬的交响。大作家大多能对一件具体的事情举一反三,能够从一滴水中呈现出汪洋大海。相反,平庸的作家则会把一个大的东西越写越小,或写故事就仅限于那个本身,不能激发读者的参与和联想。不能激发改良社会的冲动!看莎士比亚的作品,我们差不多通过几句话、几行字,就能认出他的风格。他的作品通常给人一种极尽华丽、极尽铺张的感觉,而有时候又简约、平淡至极。其中的思想不只是深邃,而是像宇宙星空一般浩瀚无边。这个世界有多大、人类思想的容量有多大,他就能够用多么肆意汪洋的语言来书写,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张中坡的文字是朴实,是真实,是确切,是正挚的。在乡愁别叙中感受共鸣的文字。作家们都认可他的评论就很能说明问题。

        莎士比亚充分运用了英语的词汇和修辞,这是一种浓墨重彩的风格,他把这种语言用到了极致。 泰戈尔的散文诗风格独特,让我们一看就知道是泰戈尔的,因为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人能写出类似的风格。他的 《吉檀迦利》,清新如早晨的空气,透彻似露珠的精巧,真挚、细腻、灵动,充满着智慧的灵性。而张中坡的高度总能从他攀登的艰难中看到他的朴实无华。他的智慧与胸怀,总能透过语言表达出来特别清晰细致,有种淡淡的回味、 妙不可言的感觉。一个拥有不可思议的智慧的人,用细腻的笔触和具体的形象表现轻柔曼妙的情感,读来让人惊叹。那种感觉可以让你不断地回过头来看。他的作品,年轻的时候可以读,中年的时候可以读,老年的时候也可以读。他不仅对人生、对人间理解得那么独特,还能将细腻情感和深邃智慧完美地融为一体。纪伯伦的散文诗也很美,但和泰戈尔的不一样。泰戈尔描写果园、渡口;纪伯伦描写大海、沙子,他有一部作品取名 《沙与沫》。两个人都以语言唯美、启迪思想著称,但是借由语言特征体现出来的作品风格不一样。这些作家的风格得到了大家的共识和认可。

        在我们的阅读中,除了文学史中有定论的作家,除了大家都公认的作家风格之外,有的时候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去领悟、去品味。随着爱好方城习惯的增多,这种在熟视无睹下的新发现、品味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当然通过张中坡的作品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也说明你的观察与思考正在深入,越来越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越来越有自己独到的眼光。

        作家风格的形成是日积月累、千锤百炼的结果。我们早就有 “文如其人”的说法。而对方城文人来说,“文如奇方”更有方城新意、特点与风骨。风格的形成与作家个人经历、艺术品位和阅读范围都密切相关。当我们沉浸于一个作家迷人的风格中,我们也仿佛沉醉于作家用文字编织的旅游世界。只要跟着他的作品一起上路即可。风格是作家用语言描绘的独特风景,让我们品味不尽其中的哲理哲思道义担当与琳琅满目。

        文化从来不骄颇,自由体裁出莲波。人民逻辑党恩春,文豪居士张中坡。行政时间挤占多,唐宋文化已过略,再盼体裁出新朵。

           (天俊 海林 连跃 )
 
责任编辑:翟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