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潍坊首批22名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员上岗
10月9日,潍坊市基层文化建设迎来新力量:首批22名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员正式受聘上岗。他们将分头走进潍城区、寿光市、临朐县的22个村(社区),用结对方式开启基层文化服务试点,推动基层文化从“送文化”向“种文化”“创文化”跃升。
潍坊市开展此项工作,旨在破解基层文化资源“下不去、留不住”“人才短缺、活动单一”等痛点。据了解,全市计划确定100个村(社区)为派驻点,共遴选100名指导员,2026年1月起在全市推广。
首批上岗的22名指导员,既有百姓熟知的艺术名家、手握绝活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有经验丰富的市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退休干部、文化协会负责人及资深文化干部。他们每人都带着“看家本领”,也揣着服务老百姓的热情。为了让服务更对“胃口”,潍坊提前摸清各村(社区)需求,再结合指导员的特长匹配结对,确保大家能“各展所长”。
潍坊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陈介祺研究会党支部书记陈新在结对潍城区西南关社区后,将自己定位为“文化播种员”。他知道金石艺术对老百姓来说有点“远”:“我打算常去社区走走,到街坊家里坐坐,开些小而美的金石文化微课堂,用大白话讲陈介祺的故事、万印楼的传说,先让大家听明白、感兴趣,再慢慢感受其中的美。”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逄春伟把目光放在了乡村:“潍坊文化底蕴深厚,‘翰墨青州’‘书法之乡临朐’‘仓颉造字传说地寿光’,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他把书法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在结对的寿光市屯田西村扎根,陪着乡亲们用笔墨书写家乡故事。
潍坊学院美术学院教授、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勇此前在调研中就发现,越是深入基层,专业文化工作者资源匮乏的问题就越突出。此次担任指导员,他期待借助高校与协会的资源优势,从书画培训、文创开发、文化硬件完善、文化环境优化、文化品牌打造等多方面发力,“弥补基层专业文化资源短板,切实提升群众的文化幸福感”。
选派创新采用“市县一体、柔性派遣”机制,构建“联络员+队长+指导员”管理网络,并建立知名专家顾问团提供智力支撑。指导员以兼职和志愿服务为主,按“定期服务+项目服务”模式,每月至少赴基层一次,除传授文化技能、策划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外,还将助力基层培育文化骨干、引入上级优质文化资源,推动城乡文化互动交流,实现“输血”与“造血”并重。
随着首批“文化使者”陆续进驻社区、乡村,一堂堂百姓爱听的文化课、一场场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陆续开展,老百姓将实实在在感受到身边的文化变化。
热点信息
-
10月14日,2025安徽省科技赋能文旅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在合肥举办。安徽省政府副省长孙勇出席并致辞...
-
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近日主持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围绕加快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推动文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