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山东文化馆人“同场比武”
站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大剧院的后台,贾慧紧张到差点忘词。“要不是想起辅导老师讲的‘三次深呼吸’,我这次就要砸锅了。”贾慧是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业务负责人,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参加山东省文化馆(站)业务技能大赛,她选择的作品是歌剧《沂蒙山》中的咏叹调《沂蒙山,永远的爹娘》。
日前,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5年山东省第三届文化馆(站)业务技能大赛(音乐类)决赛在泰山大剧院举行。大赛以“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提升”为宗旨,经过初赛、复赛选拔,全省100名优秀文化馆(站)业务骨干进入决赛展开角逐。
本次比赛不仅是业务技能的比拼,更是全省文化馆工作者交流学习的盛会,为从业人员搭建了展示才华、共享经验、共同成长的优质平台,有效激发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与服务动力。
“比赛让我想起小时候在电视机旁看青歌赛,向往着能像站在舞台上的歌手一样为梦想打拼。”贾慧说,这一次,自己在演唱上精准把控民族唱法与情感表达的平衡,提升了自己的舞台抗压和临场调整能力;在认知上深刻理解红色作品的精神底色,学会用细节诠释作品内涵,而非单纯炫技;在心态上从怕失误转变为敢表达,更懂得在交流中学习他人优点。
声乐演唱组的另一位参赛选手、德州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赵晓婷,表演的作品是《不幸的人生》。这是作曲家施光南为歌剧《伤逝》创作的咏叹调,基于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接到比赛通知后,我内心特别激动,想要挑战一下自己。”赵晓婷介绍,今年比赛增加了两项其他音乐素养内容,准备比赛的过程让工作多年的她又找到了当学生的感觉。
在本次比赛中,一批来自基层的文化馆人,带着对家乡的满腔赤诚,让社会各界看到了基层文化建设的多样风采。
日照市莒县文化馆的惠翔,在今年的比赛中获得了器乐组一等奖。“参加省级专业技能比赛,对于自己而言既是专业淬炼,更是一场对标先进、明晰方向的收获之旅。”他说,“比赛让我真切感受到,基层文化工作既要扎根群众、坚守接地气的初心,更要主动向高水平专业力量学习。”赛场上学到的不仅是演奏技巧,还有其他地区基层文化工作者在艺术普及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等方面的好思路、好做法,这为他今后开展莒县本地的文化工作积累了经验。
通过此次参赛,惠翔也更清晰地认识到,基层文化工作者既要当好表演者,用群众喜爱的作品传递文化魅力,更要做好传播者和组织者,把赛场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让优质资源更精准地下沉到基层。
淄博市文化馆培训辅导部主任陈皓表示,通过此次比赛,他深切感受到山东作为文化大省的深厚底蕴与蓬勃活力。这场比赛将全省各地优秀的群众声乐人才汇聚一堂,不仅展现了各地不同的艺术风格,也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期待能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推动建立更常态化、深层的全省业务交流机制。
例如,联动不同地市文化馆,定期举办群众声乐巡演、骨干培训或创作研讨会;各地市开展结对合作,共享优质资源,互补区域优势,在作品创作、人才培养、展演联动等方面形成合力。
山东省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山东省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了全省文化馆(站)业务技能大赛品牌。下一步,将通过赛事与培训并举,推动各地文化馆(站)专业水平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助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热点信息
-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举行。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