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中医 中医 茶道 服饰 戏曲 饮食 体育

山东中医药大学:“三个维度”增强资助育人实效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网 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2-01
摘要:山东中医药大学聚焦“资助育人”重要任务,树牢“以爱育爱,资助育人”理念,从数字赋能、示范引领和深化内涵三个维度创新举措,着力在构建政策体系、开展系列活动、打造能力提升品牌上下功夫,推动学校资助育人工作迈上新台阶。

山东中医药大学聚焦“资助育人”重要任务,树牢“以爱育爱,资助育人”理念,从数字赋能、示范引领和深化内涵三个维度创新举措,着力在构建政策体系、开展系列活动、打造能力提升品牌上下功夫,推动学校资助育人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数字赋能:构建“2+N”政策体系,实现精准资助

学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线上“两个平台”和线下“三级机制”等“N”个举措,助力资助政策高效落地。依托“双平台”,实现精准认定。利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山东省特殊困难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两个平台,精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不设限制、不定比例,明晰范围及档次,重点资助脱贫享受政策家庭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建立资助对象动态调整机制,通过走访、谈话等线下方式进行认定复查管理,力求资助对象更精准。建立三级机制,保障精准资助。从校、院、班三个维度精准发力,构建三级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层层把关、层层负责,建立奖、助、贷、勤、补、免等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坚持三级联动,规范各类奖助学金评审、管理和监督程序,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台账,积极拓展解困助学渠道,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面覆盖。强化智慧服务,精准满足需求。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通“一册一网一热线”智慧绿色通道,利用咨询热线、智慧迎新系统等渠道做好宣传,发放爱心大礼包、爱心水卡、爱心被服,保障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无忧入学。采用调查问卷等方式,精准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需求,连续18年开展“暖冬行动”活动,利用大数据筛选,为35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价值近20万元的羽绒服,服务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二、坚持示范引领:实施“三大行动”,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评优表模,树立榜样典型。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及时总结和提炼一批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发挥好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连续8年编印《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公众号推送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个人事迹26期,联合山东省教育电视台拍摄“资助在身边”优秀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专访节目,全方位宣传营造全体学生奋勇拼搏、受助思学、受助思报的浓厚氛围。诚信宣传,创设良好氛围通过有针对性地宣传引导,将学校积淀的诚信之基,延伸到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组织2023届生源地助学贷款毕业生完成毕业确认工作,开展“青春逐梦立长志,资助育人伴我行”诚信主题有奖问答,引导学生树立学诚信、讲诚信、守诚信的鲜明导向。志愿服务,传递正向能量。将学生资助、志愿服务有效结合,开展暑期“校县结对”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受助学生身体力行争当资助政策宣传员,鼓励受助学生以责任和担当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唱响擦亮“校县结对”志愿品牌。

三、坚持深化内涵:坚持“四个结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家校共育相结合,提升育人效果。以开展寒暑假走访慰问活动为契机,由校领导带队,组织辅导员采取“集中组队、分散走访”方式进行家访,宣传落实党和政府、学校的帮扶政策,帮助确定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送岗到家,家校携手树立信心。坚持技能培训与项目建设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发展型资助”为理念,引导激发受助学生“内生动力”,实现“助人自助”目标。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举办“筑梦工程”资助育人培训班,通过趣味性授课和实战演练,提升学生社会实践技能。设立“山东中医药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项目”,致力于培养受助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勤工助学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发挥资助育人双重功效。有针对性地开展勤工助学岗前培训会、勤工助学学生社交礼仪培训等讲座,分批次有步骤地培育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和个人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精神,丰富工作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效。坚持心理辅导与资困助学相结合,实现润心育人协同发展。举办助残日系列活动,开展“育心培元”传统手工艺进校园活动,努力实现“资助+润心”协同育人。

责任编辑:翟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