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资讯 资讯 跟主席学国学 活动 公告

莒县:聚焦“家校社网”,描绘全环境立德树人新图景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网 作者:莒县教体局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2-21
摘要:为切实提升协同育人质量,近年来,莒县坚持全面谋划、统筹推进,推动“家校社网”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一盘棋”布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营造出浓厚的全环境立德树人氛围。

为切实提升协同育人质量,近年来,莒县坚持全面谋划、统筹推进,推动“家校社网”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一盘棋”布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营造出浓厚的全环境立德树人氛围。

一、强化多方联动,营造协同育人全环境。

坚持高点谋划,印发《莒县“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将全环境立德树人纳入县改革重点督察项目,纳入全县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考核,莒县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坚持常态开展,今年以来,全县11支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团开展宣讲879场次,参与人次达97.79万,文旅、司法、妇联等部门走进校园、家庭和社区,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普法进校园”“阳光家庭计划”、莒家成长家风家教巡讲等活动500余场次。坚持重点整治,全县公安、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向校园周边经营户存在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出重拳、下重手,针对向未成人兜售三无“电子烟”、气体口香糖、色情低俗食品和文具等违法行为开展联合整治行动6次,整改问题102个。坚持倡树榜样,推动全县24名“中国好人”、96名“山东好人”和“实诚日照人”、优秀现退役士兵等先进事迹宣讲宣传进校园,用身边人和身边事引导青少年崇德向善。

二、加强教育建设,筑牢校园教育主阵地。

聚焦党建引领,落实乡村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从未成年人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心理健康环境等入手,乡村学校“一校一案”制定全环境立德树人实施方案。聚焦校园提升,先后启动实施消除“大班额”、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薄弱环节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投资38亿余元,建设项目596个,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50.9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7.4万余个,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城乡集中供水、清洁取暖、水冲式厕所均实现全覆盖。聚焦教育均衡,成立6大教育集团,组建5个联合办学共同体,设立12个城乡学校协作区,五年招聘新教师2995名,其中1080名分配到乡镇学校,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每年开展500人以上的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实现县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聚焦教学转型,把“三新”理念和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和育人全过程,开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测试,成绩计入期末考试和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实施美育浸润提升行动,构建“劳动+”课程体系,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聚焦校园文化,推进乡村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温馨校园建设,打造“一校一品一文化”,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校园活动540余场次、校园志愿服务活动2025余场次。聚焦网络赋能,投资33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莒县教育城域网网络中心,为100余所学校配置数字资源教学设备,全力打造“互联网+”教室。

三、坚持探索创新,搭建互动育人新平台。

创新德育教育,创新成立德育教研室,打造德育理论阵地《春风化语》期刊,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研发德育校本课程,加强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创新流动课堂,将70余辆校车打造为全环境立德树人流动课堂,利用上下学时间,由宣讲团成员和校车照管员引导青少年畅所欲言、积极互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社区实践,吸收家长、教师、大学生等志愿服务力量,在岳家村、同心、沭河、如意等社区开展“周末课堂”“社区小管家”“红领巾▪七彩行”等活动,让孩子们课余时间在社区里讲故事、做游戏、交朋友,参与便民志愿服务、文明城市创建等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文化育人,在讲述国家和民族层面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将拥有五千年历史的“莒文化”融入到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中,让“毋忘在莒”《文心雕龙》等成为陪伴青少年成长的乡音、“乡愁”。创新活动形式,开展“莒小青”红领巾学雷锋职业体验活动,引导青少年走进机关、社区、企业,亲身领悟担当奉献精神。结合法院开放日,组织青少年走进莒县人民法院第五刑事审判庭,沉浸式体验庭审流程,亲身感受法庭威严与庄重。

责任编辑:翟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