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非遗面塑变“潮玩” 传统文化玩“变脸”
近日,在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面塑非遗传承人李斌将传统面塑与菏泽牡丹吉祥物《丹萌萌》相结合,捏出了一组3D版汉服九色系《丹萌萌》面塑作品,为传统文化换上了“青春面孔”,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
6月25日,记者来到面塑传承人李斌家里,看到屋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面塑,人物、动物、卡通形象各种造型作品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李斌正坐在桌前制作一件粉色系《丹萌萌》面塑作品。谈起创作理念,“牡丹仙子《丹萌萌》是我市精心打造的牡丹吉祥物IP,也是菏泽牡丹文化的传承者和推广者;面塑则承载着一方水土、一座城市的情感、记忆和文化。”他认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巧妙结合,能够焕发出更多新的生机。
说话间,一团彩色面团,在李斌手中经过搓、揉、捏、塑等手法,一件色彩对比强烈,生动活泼、富有生气的面塑作品《丹萌萌》便呈现在眼前。只见这件面塑《丹萌萌》栩栩如生,灵动可爱。身穿粉色汉服、头簪牡丹、笑容可掬,其活泼俏皮的造型展现了牡丹灵动与生机,也塑造出了年轻人所喜爱的二次元3D形象,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潮和青春色彩。
李斌出身于面塑世家,自幼深受家庭的熏陶,得到祖父和母亲的真传,专注面塑教学近十年,对面塑传承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前辈们可能大多会以传统题材为主,去创作一些大的作品和比较传统的面塑作品;作为新一代,我希望能得到当代年轻人的喜爱,所以我创作了一些属于新一代的面塑作品,只有他们喜欢上面塑,才会想去学习,这样更能达到传承的意义。”
实践证明,“古法新用”正是对非遗面塑这一传统艺术的有效接力与传承。2022年,李斌创作的冬奥吉祥物面塑《冰墩墩》不仅迎来了热销,也让更多人了解到非遗面塑的魅力。如今,李斌将传统面塑带到了课堂上,让非遗文化在各大校园里也流行了起来。
如何保护传承,是非遗在当代的一个最大命题。幸运的是,李斌着力于突破传统的框架,为非遗面塑传承带来了新思路。他表示,未来将不断在传承中创新面塑题材、手法,尝试创作一些年轻人喜爱的动漫人物,让传统面塑兼具文化内涵和时尚属性,以创意的形式呈现非遗保护成果。
热点信息
-
作为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城市(贵阳)接力倒计时活动的配套活动之一,5月18日南明区“流动...
-
日前,由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牵头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服务规范》地方标准通过省级评审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