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
方城县委政法委:综治拉开文明幕 二个结合习思想
近年来,河南省方城县委政法委以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主导,通过整合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资源,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以“小网格”构筑“大平安”、服务“大民生”,持续深化“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模式,强力推进社会治理服务机制建设,实现了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双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
创新“综治中心+”社会治理,在健全完善平安建设联动协调机制上持续发力。政法委加强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构建了纵向贯通县、乡镇、村(社区)的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将公安、住建、市监等26个部门的职能和资源整合到网格,建立了接诉即应、智能分拨、精准派单、闭环办理的工作流程,形成了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发现、上报、推送、办理、反馈”的完整工作闭环。今年以来,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共处理网格员上报巡查日志6021条,受理各类工单5620条,办结率99.2%。同时,推行高效能高质量管理治理模式向社区、进学校、覆乡镇,以综治中心为依托,整合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基层律师所、基层法庭等部门资源力量,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维护稳定、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服务民生的“星状”枢纽,形成了“乡镇吹哨,部门全到”大综治格局。并在河南省方城县公安局中心设立“雪亮工程”监控大屏,实现了对全县534个村屯监控点位的“在线率”巡查和视频调度,并通过建立完善运维管护机制,确保技防设施在平安建设中发挥科技作用。
创新“网格化+”联动融合,在提升服务群众精细化水平上持续发力。推动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在河南省方城县建立网格党小组470个,将3085名党员分配到各党小组,依托“初心党组织”工程,持续开展“单位联网、党员回格”先锋示范行动,累计开展“法律援助”“帮扶解困”“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5700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90余件。推动网格化与12345热线“双向互动”。将12345热线受理的群众诉求反馈给县综治中心和各乡镇,由乡镇指挥调度网格员“举一反三”排查隐患并及时协调解决,实现12345热线工单办理质效升、数量降。今年以来,12345热线受理的民生类工单比去年同期下降32%。推动诉源治理与重点人群管理“双力齐发”。广泛推行 “网格+化解矛盾调解”模式,选派30名网格法官、27名专职调解员进驻基础网格和信息化平台,调解矛盾纠纷。积极推行“网格+禁毒”“网格+反诈”治理模式,提高治安联防、平安联创的精细化水平,2025年全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八类案件分别同比下降 34.2%、22%和33.3%。
创新“信息化+”共建共享,在提升司法执法效能上持续发力。“实战化”应用政法跨部门大数据管理系统。在河南省方城县委政法委建立政法跨部门大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案件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提高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数据化分析能力。“动态化”更新社会治理数据信息。以河南省方城县委政法委基层、乡镇、社区综治中心为平台,融汇党建、卫健、应急、住建、公安等部门数据资源,动态更新人口、房屋、重点场所、城市设施等各类信息20余万条,为实现各类信息“一网统筹、一图呈现、一云分析”奠定了数据基础。“信息化”助推政法业务提档升级。升级“公务在线”建设,新建集庭审直播、远程开庭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法庭,并实现诉讼案件档案数字化存储、信息化检索;积极落实“智慧检务”战略,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及时发现资源破坏和污染案件,为环保专项监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立足平安“情指勤舆”一体化建设,建立云管理节省开支、在线公务节约纸张活动和其它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高效能高质量社会治理新办法。
热点信息
-
近年来,河南省方城县委政法委以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主导,通过整合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资源,推动治理...
-
河南省方城县委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教育.逐渐成为地方党委和政府信得过的高质量教育基地。党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