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
乳山市:破旧俗 立新风 打造婚俗改革“乳山样板”
近年来,乳山市将婚俗改革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婚姻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婚俗改革从“政府主导”向“全民参与”深化,探索形成“机制创新、文化塑新、服务焕新”的改革路径,营造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婚俗新风。
机制创新破旧习
构建全域联动“新格局”
成立婚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乳山市深化婚俗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婚俗改革工作。聚焦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问题,建立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开展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整治工作推进会。首创“婚俗改革观察员”制度,聘请乡贤、青年代表等担任观察员,全程监督婚俗改革推进情况,为婚俗改革把脉定向。
聚焦群众参与,将婚俗改革纳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完成全市601个村(社区)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将文明婚俗等行为纳入村民个人美德信用管理体系。坚持问计于民和问题导向,针对群众关心的人情负担、婚事办理流程等问题,定期组织全覆盖实地调研,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各镇村(社区)开展线上问卷调查,明确乳山市婚俗改革工作阶段性工作重点。
在七夕节等重要节日节点开展婚姻家庭文化宣传,策划组织家风故事宣讲、集体颁证仪式等活动,大力倡树节俭婚俗风尚。强化恶俗婚闹问题的监管和舆情风险摸排,对监测到负面信息及时线下介入处理,减少负面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加强婚俗领域铺张浪费的监管力度,设立餐饮场所食品浪费行为举报电话。
文化塑新树品牌
培育婚俗文明“新生态”
成立乳山市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建立“婚前辅导、婚中简约、婚后调解”全周期服务链,年均化解婚姻家庭矛盾400多对。立足乳山特色,拓展打造“海誓山盟-爱在乳山”婚俗文化品牌,推出“婚姻家庭辅导”“我们结婚啦”公交婚礼等文明实践品牌项目35个,创新推出“幸福520路”公交婚车,打造个性化定制服务。近年来,乳山特色婚礼被人民视频、闪电新闻等多家重点媒体转发刊发,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破千万。
乳山市聚焦婚姻登记场所创新,打造特色婚俗阵地,在3A级景区台依湖旅游度假区设立“海誓山盟-乳期而遇”婚姻登记巡回点。依托本地特色文旅资源,重点推出银滩沙滩婚礼、台依湖酒庄草坪婚礼、海上婚礼等特色场景婚礼,年均举办各类集体婚礼、集体颁证仪式30余场,吸引各地新人踊跃参与。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文化社区建设工作,在全市开展婚俗“大讲堂”“大家谈”“小剧场”三大系列主题活动。大力开展婚俗文艺精品创作,发动农村群众自主创编《家以和为贵》《让彩礼归于“礼”》等40多部移风易俗文艺作品,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小戏小剧表演活动等1200多场,其中《这个婚到底怎么结?》入选“山东省移风易俗小戏小剧视频展播”优秀作品。
服务焕新减负担
打造惠民利民“新场景”
依托“爱山东”政务APP,开设线上预约、电子承诺书签约等服务,累计服务新人1.8万对。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在山东省率先推行结婚登记天天办、预约服务随时办等七项改革,乳山市春节婚姻登记不打烊工作案例被山东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设立“一站式矛盾调处中心”,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年均调处婚恋纠纷800余起,矛盾化解率96%,有效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盘活村级活动中心、文化礼堂等资源,在全市20余个村依托暖心食堂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等特色阵地,打造“共享喜宴厅”85处,为群众提供婚庆普惠社会服务,通过“公益免费、共享利用、优质服务”模式,实现婚礼、婚庆、婚宴的资源共享。建成威海首个婚俗改革综合服务中心,内设婚俗文化墙、婚姻文化宣传长廊等硬件设施,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又强化了婚俗文化的正面引导。
此外,乳山市在全市特色景区和社区常态化开展公益交友联谊活动,打造健康文明的公益交友平台。积极传承与弘扬富有乳山地方特色的“嫁娶”“开箱”“瞻久”传统婚俗三部曲,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文化展示与沉浸式体验,增强群众对优秀传统婚俗的认同与参与,在创新实践中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爱国、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热点信息
-
近年来,乳山市将婚俗改革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
-
节至情愈暖,桑榆晚景欣。在传统节日这一承载文化记忆与情感联结的重要节点,东营市以“我们的节日”为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