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宁津县:节俗为媒铸文明魂 新风润乡谱振兴章
“节目得再打磨打磨,一定要把咱村移风易俗的新变化都唱出来!”11月18日,宁津县相衙镇惺悟寨村文化广场上,“幸福帮帮团”的文艺骨干们正加紧排练元旦节目,快板声声、舞步翩跹,一个个由村民自导自编自演的节目,将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稳稳吹进每一名观众心田。
近年来,相衙镇以传统节日节庆为重要抓手,创新打造“节俗+”多元实践模式,将移风易俗、助农增收、健康服务等融入民俗活动,让美德健康新生活理念浸润人心,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精神动能。
节俗搭台,文明乡风浸润心田
“婆婆也是妈,真心对待她……”惺悟寨村文化广场上,歌舞《婆婆也是妈》温情上演,细腻的表演将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娓娓传递;三句半《除陋习谱新篇》则用接地气的唱词,把破除高价彩礼、反对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理念唱进群众心里,赢得阵阵掌声。重阳节前夕,一场“文艺展演+政策宣讲+团圆宴”的联合派对,让村民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文明熏陶。
文艺表演间隙,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普法有奖问答火热进行。“红白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邻里纠纷该如何依法调解?”主持人提出的问题贴近生活实际,老人们踊跃举手抢答,答对者喜获毛巾、水杯等实用奖品。“节目好看、知识有用、礼品实在,这样的活动办到了我们心坎上!”80岁的尚桂珍老人笑逐颜开。
中秋月圆时,志愿者们走进京门新村幸福食堂,为老人们送上热腾腾的饺子和月饼,陪他们拉家常、话团圆。“孩子们工作忙,有志愿者陪伴,这个中秋过得很温暖。这份心意比啥都珍贵。”85岁的李琴老人动情地说。一系列暖心举措,让传统节日成为传承美德、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
节俗赋能,乡村发展焕发活力
国庆期间,相衙镇巧妙联动节庆氛围与“黄河大集”,举办“赶黄河大集・赏民俗展演”主题活动。宁津县杂技团带来的《晃板弹碗》等非遗节目惊艳亮相,精湛技艺引得百余群众驻足喝彩,为集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集市上,金灿灿的玉米、饱满的花生、精致包装的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乡民往来不绝、踊跃采购,满是热闹丰收景象。另一边的助农直播间里,镇干部化身“主播”,热情洋溢地向网友推介本土优质农产品,详细讲解种植工艺和产品特色。单场直播吸引超2000人次观看,线上咨询络绎不绝,订单纷至沓来,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路。“往年丰收常愁销路,如今通过镇里的直播平台,我们的花生卖到了全国各地,收入增加了不少。”望着打包待发的订单,村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节俗暖心,健康生活扎根乡村
端午节前夕,相衙镇联合镇卫生院开展“情暖端午”健康义诊活动,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义诊现场,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为老人们测量血压、检测心率,全面检查身体状况,并建立健康档案。
针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医护人员专门开设健康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高血压日常管理》《青光眼的预防》等实用知识,耐心解答老人们的健康咨询。“医生讲的全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听得懂、用得上,还免费做了检查,太暖心了!”刚测完血压的赵贵福大爷由衷赞叹。义诊累计服务群众200余人次,让老年人在传统节日里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健康关怀,推动健康生活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
“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新风的重要载体。”相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宁表示,下一步,相衙镇将持续深化“节俗+”模式,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表现形式,让传统节日在保留文化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光彩,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持续擦亮乡村文明底色,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筑牢坚实精神支撑。
热点信息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全会关于新征程上推进...
-
这边红彤彤,那边金灿灿,五彩斑斓如画卷,年年收成好……”近日,淄博市首届村歌大赛暨文化惠民进景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