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菏泽市成武县:加强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建设
近年来,菏泽市成武县立足县域实际,依托“山东省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宜住则住,宜餐则餐,学生舒心,家长安心”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模式,扎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全面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一、均衡资源,一体规划建设
成武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逐步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为每一个乡镇规划建设一所寄宿制学校,目前,已投用6所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其中4所完全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25将再改造实施5个镇街公立寄宿制学校,实现镇域全覆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二、提升条件,突出寄宿关爱
2023年以来,投资4200万元,对投用6所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的餐厅、宿舍、消防等设施进行全面改造,购置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宿舍统一安装空调、统一供暖、统一建设淋浴间、统一配备生活老师和管理服务人员,为学生家长提供“妈妈岗”,参与宿舍管理,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呵护。在全面发展方面,为丰富学生的寄宿生活,每天晚上专门为寄宿学生开设二胡、电子琴、书法、剪纸、乒乓球、彩带舞等20余项校本课程,通过“选课走班”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行选择。在生活饮食方面,把学校食堂作为“第二课堂”,教育孩子们进行“光盘行动”,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确保学生吃得营养健康。在心理健康方面,学校特别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照顾,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减少心理问题发生。
三、建强师资,专业培训提升
成武县将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纳入名校长工作室进行系统化培训。将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纳入名班主任工作室进行专业化培训。将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纳入名师工作室,聘请特级教师和齐鲁名师作为导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改革。优化重组城乡教研联合体16个,组织学科核心团队进行培训,学习掌握最新教育理论和应用,在试点的基础上设计各学科课程,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率先推广使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更好助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四、阅读育人,建设书香校园
成武县实施教育“阅读共同体”工程,以“共读共写共生活,共享共建共成长”培育学生终身成长力为目标,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共享世界文学经典、培养孩子一生热爱读书的习惯为宗旨,通过中小学语文教材、名著导读中的必读书目为基础,结合选读书目和其他学科主题阅读书籍,推动阅读班级和书香校园建设。建设1200平方米的中央书房,购置图书10万余册,为全县163所中小学集中开展图书配送,打通阅读“最后一公里”。推进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 “三课型”教学建模,探寻具有学校特色的阅读课堂和课程。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书读、读好书、善读书,重点引导困境儿童和问题学生向上向美向善。通过读好书,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守护安全,食堂自主经营
成武县以中小学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小切口”专项整治为契机,把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食堂作为重点,推动食堂全部自主经营,严把成本核算和食品安全关,让学生花钱少吃得好。南鲁集镇实验小学、党集镇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星级食堂”。建立教体、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在每学期开学前、学期中由教体部门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等进行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卫生防疫等专题培训,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筑牢学校食品安全防线。推动全县所有食堂学校全部建立食堂经费管理制度,包括经费预算、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成本控制、账目公开等关键环节,确保膳食经费管理规范。
热点信息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
4月30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调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看望师生和干部...